首页 > 钓鱼技巧 > 钓技大全 > 遛鱼技巧 > 正文

小崔解读摆竿溜鱼法,别再用八字溜鱼法了

崔秉亮老师   钓鱼人   2018-01-25 11:27:48

相信很多钓鱼人研究溜鱼的时候,都听说过八字溜鱼的说法,并且很多人都是按照这种方法在做,那么这种方法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呢?曾经的我,钓鱼之初也用过这种方法,回想那时表情扭曲面目狰狞的溜鱼状态,自己都不免觉得好笑!

而现在的我,再也不会相信什么狗屁八字溜鱼法了,也不会中鱼以后就死抱着竿子不动的,在这十几年里,我配合拍摄制作电视栏目,亲身作钓过近千个钓场,录制出的钓鱼节目也有五百多期了,钓过的鱼已经不记得有多少了,但是总结出的经验我是不会忘记的,我曾经在节目中把我对溜鱼控鱼的想法表达过,但毕竟节目时间有限,并不能完全的表达清楚,而有心人在看过节目后,并没有白看,记住了方式也亲身去做尝试,并且获益匪浅!

大家也将这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溜鱼方式和理念称之为“崔氏溜鱼法”我很感动!也很感谢大家对我的厚爱!但最近我看了一些网上对我溜鱼的评论,有人说我在舞剑,有人说我在作秀,还有人问我在干什么?看到这些评论我并不生气,我的理念永远是给懂的人看,我相信通过多年真实的实战与实践总结出的经验,一定是可以打倒想象钓鱼和理论派的,当然还有一些键盘高手们。

那么溜鱼在钓鱼运动中到底占有多高的比重呢,我认为如果不在乎钓获,只重视过程的话,完全可以不用研究技巧,而想追求大鱼梦或就要使自己的钓技有所提高,并且钓鱼过程完全想用手竿博取的话,那么就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了!

我们剖析溜鱼过程的步骤

大致分为两个阶段:

第一阶段:

鱼刚中钩后的冲击,这个时候鱼逃窜的力量是最大的,也是跑鱼最容易发生的阶段,很多人受到八字溜鱼法的影响,往往是鱼往哪边跑,鱼竿就向另外的一面掰,形成了拔河形态,也许说到这里,很多人是不认同的,但事实的确如此,鱼往左前方逃窜,鱼竿往右后方拉,那么钩线与鱼的身体形成了真正的对拉状态,形成拔河的原因。那么在中鱼第一时间,鱼同样是往左前方逃窜,而把竿子往左后方拉的话,钩线与鱼的身体就会形成九十度的角度,形成侧拉用力,鱼会被自己的力量再加上竿子的弹性拉回头,而这次的博弈会使鱼丧失很多体力,更容易控制。如果这里看不懂,请用纸笔画一下就明白很多了!并且多次冲击也可多次使用这种方式化解,如果直直的向前冲的话,就可以任意的把竿子倒向一侧即可化解。

第二个阶段:

鱼回头后的控制,当化解了几次冲击后,鱼的体力已经消耗大半,冲刺的速度大减,但是依旧会不回头的缓慢向深水游动,那么这种情况是怎么来控制呢?我的做法是来回的摆动鱼竿,我们都知道,鱼在水中是靠身体的摆动来游动的,那么当鱼头冲着深水的方向游动时,就要马上左右摆动鱼竿使鱼的身体失去平衡,减缓鱼自身的动力,当鱼回头时,要立马停止摆动鱼竿,让它觉得舒服,总之是让它感觉到往深水游动就会不舒服,在潜水岸边就舒服的感觉,那么它就会乖乖的听话在你的控制之中!

很多时候,我在中鱼的一瞬间,也会快速的左右摆动鱼竿,目的是使鱼失去平衡,减少动力使它掉头就擒,很多人发表了不同的意见,认为我是不对的,那么我就讲一下,为什么我要这么来溜鱼,我所理解的鱼在水中是拥有几个力量的,分别是重力、浮力、还有动力,而不是单纯的把鱼拿到岸上来称多重去下结论,也不是大的鱼动力就大。我们在溜鱼时主要的就是要依靠钓竿的泄力性来缓解鱼自身的动力,而鱼自身的动力来源就只能依靠左右的摆动产生,也就说我们打乱了鱼的左右摆动,也就打破了它动力的来源!

我们也可以做个实验来验证这个方法,找一个二十多岁年轻力壮的小伙子,在他腰间拴好一根绳子,另外一端系上钓竿上,让小伙子快速的向前奔跑,后面的人抱住鱼竿不动,那么是很难摆脱冲击力的,但如果抱住鱼竿的人左右摆动鱼竿,小伙子就不会跑的那么轻松了,来回的力量是比直线的拉力更容易泄力。

也许这时候你会问,鱼非常大!自身的重力都难以控制,也难以打破鱼自身的平衡怎么办?那么就要控制好晃动鱼竿的频率了,这里我用一个产品来说明,最早期国外有一种训练狗的项圈,戴到狗带脖子上以后,人的手里有一个遥控器,当人看见狗有不允许的行为时,就会按动遥控器,项圈产生电击效果,反复的多次后,就会纠正狗的不良行为。那么我们有规律的晃动鱼竿也会让鱼产生这样的效果,鱼往深水走时,我们晃动鱼竿使它身体失去平衡,感觉到不舒服的同时钩在嘴上的鱼钩也会产生轻微的疼痛感,而鱼回头后即刻马上停止晃动鱼竿,身体的平衡恢复正常,疼痛感也缓解了,那么它就会感觉舒服,再次逃窜时再次晃动,经过反复的控制,那么使鱼感觉到不应该向那个方向游动,待体力消耗殆尽时,那么逃脱的几率也就没有了。

摆竿溜鱼法是经过我多年实战总结出的经验,在多次的尝试中也逃脱了无数的大鱼,但是掌握熟练以后,不依靠失手绳而擒获大鱼就轻松多了,当然钓鱼是个系统工程,钓竿的硬度也要使用合适,切勿盲目追求硬度而忽略了钓竿的泄力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