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钓鱼入门 > 台钓入门 > 新手必看 > 正文

鲫鲤鲢青的吃饵习惯有何不同?抬竿中鱼的漂相

钓鱼人老毕   钓鱼人   2019-06-26 08:47:16

我们人类吃饭的姿势和喜好都有很大的差异,更何况是鱼儿了。在自然环境中的鱼儿就更是千差万别了,和喂养的环境不同,因为食物的匮乏,野生鱼练就了一身觅食的本领,从很远的距离就能感觉到哪里有可口的美食。

但面对美食,鱼儿们也并不是会马上大口朵颐,先是去观察、试探有无危险,然后再开启美食盛宴。

不同的鱼种的就饵方式也不一样,我们就针对各种鱼的体貌特征及摄食特性来分析一下:

鲫鱼

鲫鱼分布的地区非常广泛,除部分高原地区外,各地江、河、湖泊、池塘、水库、稻田和水渠中都有鲫鱼分布。就水域来讲,深水或浅水、流水或静水等不同水生环境中都有鲫鱼的踪迹,其中水草丛生的浅水湖汊和池塘中较多。

鲫鱼的适应性很强,一般其的生活环境,它都能生长繁殖。鲫鱼是杂食性鱼类,在我国南方的气候条件下,差不多全年都能摄食,但以三月份摄食的量最大。野生鲫鱼在摄取同类食物时有小不吃大。因鲫鱼喜群游,且个体大小间杂,因此对有动感的食物极易发生抢食现象。在流水中,急流和缓流的交界处、洄水湾等是鲫鱼喜欢游緤和嬉戏的区域,鲫鱼还喜欢靠岸边游动觅食。

鲫鱼的习惯性摄食动作是尾高头低在水体的底部摄食,将食物吸吞入口后原地向上抬头,身体平衡后再向前游动。但在摄食旺盛期受外界因素刺激可改变习惯性摄食动作和水层。

根据鲫鱼的摄食动作,我们就能看出来,漂相应该是一个小顿口紧接着上顶1--2目。但浮漂的调钓不同,漂相也是不同的。传统钓钓跑铅,都要抓大的上顶、下顿或黑漂。只有不灵不钝的状态,才会出现明显的顿口后上升的动作,稍微迟钝一些,基本抓的是大的上顶或黑漂。

鲤鱼

我国最常见的鲤鱼由于地域和水系的不同,有黄河鲤、武昌鲤、健鲤、荷包鲤等。我们经常可以钓获的鲤鱼,虽然其生长的水域不同,但其体形和习性却大同小异。

鲤鱼是淡水鱼类中个体较大的品种之一,主要以自然水体中的小型浮游生物等水体底栖动物为食,以及水草和藻类,属杂食性。最大个体可达40公斤以上。

喜欢栖息于松软的泥底和水草丛生处,若水底有沟坎、斜坡、木桩、岩石等易于隐蔽或觅食的地方,都是鲤鱼喜欢停留和嬉戏的场所。

一般三五成群,喜混水、弱光、缓流;喜欢在松软的泥底或腐殖物较多处拱动觅食,其上唇发达,比下唇长很多,并可伸缩,因此鲤鱼摄食最喜欢的是食物在嘴的前下方,上仰(头高尾低)摄食是鲤鱼最不舒服的摄食姿势。鲤鱼生性警觉,对非习惯性食物,本能的采取试探性行为,或利用其鳃和嘴的配合使水流对食物先推而后吸入,或用尾巴甩动食物。正因为如此,鲤鱼必须钓钝

鲤鱼最适宜的温度是10到25度。低于5度停止摄食,低于2度进入冬眠。高于30度则躲到阴凉处或潜入较深的水域。对水位的涨落反映灵敏,水涨则游向浅滩,水落则游入深水。鲤鱼每年有两次高峰摄食期,一是甩籽之后,急需补充营养,二是秋季越冬之前,需要储存大量脂肪,准备越冬。鲤鱼对低温和低氧的耐受力比鲫鱼略差,但远远优于鲢鳙鱼和草鱼,且繁殖力强,适应水体相当广泛。

自然水域鲤鱼的上嘴唇比下嘴唇长的生理特性,以及较高的警惕性,我们在作钓的时候,就不能调钓的太灵敏,适当的钝一点更有利于鲤鱼吃饵。鲤鱼吃饵的漂相一般为:浮漂先微微上顶小半目,然后自然回落,片刻后持续下滑或黑漂。

草鱼

淡水大型鱼类,鲤科,遍布我国各大水系,成鱼最大个体可达50公斤以上,被列为四大家鱼之首。草鱼一般是在水的中层,有时也在中上层或者中下层,这要看季节、天气、水深、气压等因素,特别是在摄食的时候,甚至会到水面或者水底。除了季节、天气、温度、水深和人为等因素对草鱼泳层的影响之外,影响最大的就是食物了。

因为草鱼的食量大,总是吃不饱,除了天傍黑和擦亮时的两个变光期之外,其余的时间几乎都处于觅食状态,哪里有食物就到哪里。傍晚和夜间会到近岸的水面,探出头来拽拉岸边伸向水面的草叶。这一点,正是我们判断水中有无草鱼的依据之一。草鱼同样也有喜静怕惊的习性,因为它常常活动在水体的中层或上层,因此,人影、竿影、喧哗声等更易使其逃之夭夭。这一点是我们在钓草鱼的过程中应该非常注意的。

草鱼属杂食性兼草食性,大量的食草是其与其它淡水鱼在垂钓方法上的基本区别。草鱼首先还是喜欢动物型食物,其次才是植物型食物。比如:我们在垂钓过程中,用蟋蟀、蚂蚱、蜂蛹、大青虫、蚕蛹、飞蛾等做钓饵时,就远比用青草、菜叶、谷物类钓饵的效果要好的多。只是在没有这些动物型饵料的季节和钓场时,使用植物型饵料也可以钓到草鱼。其原因是草鱼的食量很大,高级食物根本就满足不了它的需要。所以只好靠大量的粗饲料来填饱肚子,特别是水库和湖泊中的野生草鱼,为了填饱肚子,甚至连草根都吃。

作钓草鱼要根据它的习性,气压高、凉爽天气可以钓底,其它时候钓浮。浮钓草鱼的时候,要把线号选的稍微大点,因为草鱼不是停下来吃饵的,而是在行进当中来一口,如果没吃到会转回来再吃,此时一旦中鱼,它的冲击力比底钓的时候大很多,所以要用稍出的线组,还要适当地放掉小的动作片,主抓打的横移、下滑、黑漂;作钓的过程当中,要间隔三五分钟向窝子里抛几颗玉米粒或大颗粒,引诱大草鱼进窝。

鲢鱼、鳙鱼

鲢鱼(白鲢、跳鲢、鲢子):分布于我国的各大水系。鲢鱼栖息于水的中上层,最大个体可达到25公斤以上。鲢鱼以食植物藻为主,像是各种硅藻、甲藻、金黄藻、黄藻等。特别喜爱酸臭、香臭、酸香等气味的雾状食物。鲢鱼的适温范围较广,从15-25度都可以垂钓。也可耐高温,28度左右依然充满活力,还可以在污浊的腐水泥水中生活,在温暖而肥沃的污水池中成长迅速,一年可达2公斤以上。在天然水域中,2-10米深的中层水域是鲢鱼的活动范围,而在水深只有1.5米左右的池塘中,它会由中层转变为底栖。一旦受惊会爆发群体跳跃,接连不断的高高跃出水面。

鳙(花鲢、胖头鱼):头很大,占身体长度的三分之一左右。鳙鱼栖息在水的中上层,鳙鱼的食性与鲢鱼不同,它以水中的浮游动物,如轮虫、枝角、桡足类为主要食物,兼食多种浮游生物藻类。当水温在18C以上生长迅速,1年鱼体重1~2斤,最大个体可达40公斤以上。天然产量较高,为重要经济鱼类,是我国优良的养殖鱼类,被称为四大家鱼之一。鳙鱼对素食气味的喜爱和白鲢比较接近,喜酸臭、香臭等,但还是与白鲢有区别的,鳙鱼比白鲢更喜欢腥臭味。

我们要想钓好鲢鳙,就钓浮,速度最快。首先要用雾化快的饵料来坐窝诱鱼,然后从1.5米左右的水深开始做钓找鱼层;钓鲢鳙的双钩钩距要保持在15厘米左右,上钩上饵料下钩空钩,饵料从上钩开始雾化下降,鱼是在饵料的下方吸食的,会将下钩吸入嘴里,此时浮漂动作显示为顿口,要及时抬杆,否则就提竿重新上饵料进行下一个回合。

因为鲢鳙鱼的嘴比较大,经过吸食一次之后,钩上就基本没有饵料了。假如,连续出现顿口却空竿,属于钓浅了,就要将浮漂向上移动20厘米左右;如果连续出现顶漂的时候,说明钓深了,就把浮漂向下移动20厘米左右,继续找口,直到出现顿口抬杆中鱼为止。

青鱼

又名乌青、青鲲、青皖、螺蛳青。外表特征长筒形、尾部稍侧扁、头顶宽平、上颌稍长于下颌、无须。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、珠江水系,黄河、黑龙江及其他北方水系中种群较少。

青鱼是淡水鱼类中的大型鱼,最大个体重量可达80千克。主要生活在水域的中下层,很少在浅水面游动,喜欢在水域的深处游戈觅食,栖息在水底的机会多,特别爱生活在2-4米或是更深的水下有螺蛳或其它贝类动物的环境中。自然水域中的青鱼,常集聚于江河、湖、库的深浅结合部。以软体动物螺、蚌、蚬为主要食物,因其食量大,亦常摄取小鱼小虾和水中昆虫,也吃蚕蛹、玉米粒麦麸、豆柏等素饵。摄食动作较猛,除冬季和早春温度低时的食欲较弱外,晚春和夏、秋三季摄食猛烈,且能在气压较低、大多数底栖鱼类普遍厌食的情况下咬钩吞饵。青鱼最主要的特点是力大、性刚、对外界声音非常警觉。

作钓青鱼的时候,浮漂调钓不要太灵敏,子线要长一些、钩距大一些(可延长到20厘米);饵料以商品饵、皮筋颗粒、螺蛳、葡萄等,用螺蛳做饵料的时候,切记不要打碎、不要清洗螺蛳外面的附着物,要勤抬杆、抛竿,增大鱼发现饵料的机会,也可以追鱼星钓。青鱼漂相一般都是黑漂居多,轻微小动作不要轻易抬杆,防止锚鱼、惊鱼。

鳊鱼

鳊鱼是一种我们很常见也经常会钓到的鱼种,鳊鱼是一种杂食性鱼种,既喜欢吃素食又不会拒绝腥香味的饵料,因此我们的饵料就有很多选择了。鳊鱼通常都活跃在水的中下层或者是底层,所以一般钓鳊鱼都会选择钓底。另外,鳊鱼的一些习性就是非常喜欢干净,所以我们一般只有在水质比较好的地方才能钓到鳊鱼,而且鳊鱼都是成群地出来觅食,这就给我们钓鳊鱼提供了一些便利了。

鳊鱼从每年4月开始摄食到6月食量逐渐增大(北方地区稍微偏晚),此时正是钓鳊鱼的黄金时节。因为鳊鱼不耐低氧,出钓应选凉爽天、小雨天或有四级以下风力的日子。钓点宜选水质干净入水口、深浅交界点,如水草亦可将钓点定在水草区中有较大空隙处。

鳊鱼会随着水温的升高而改变滞留的水层,假如水深3米左右水温在28度以上,鳊鱼一般会成群结对在水体中层活动,此时如果钓半水收获颇丰。由于体宽除争抢离底饵表现为下滑、黑漂的动作,在底部咬钩都表现为抬漂,浮起2到3目后不动了一般都是大鳊鱼。如果天气比较正常,垂钓鳊鱼应以钓底为主;如果天气过于闷热,就应改为钓半水。

大鳊鱼饵料一般偏香一点,酸香味,少用腥,雾化要很好,同时要频繁的抛竿,保证饵料雾化做窝才能留住鱼,而且钓大鳊鱼要注意安静,因为鳊鱼胆子比较小,来得快去的快,所以要保持安静。在自然水域作钓加一点点腥,可以将子线延长一点,尽量打截口,因为鳊鱼属于中下层鱼,有时候还会上浮,所以一般情况下用长子线甚至钓底浮效果不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