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渔获战报 > 钓鱼日记 > 正文

钓鱼时,偶遇了一对父女,上鱼不是主要的

悦钓钓鱼视频   钓鱼人   2019-12-28 10:51:45

松花江北岸有一条长长的汊流,宽百余米,当地人称它小河子,横跨小河子南北两岸的是一座公路桥。每到夏季,小河子两岸树木葱郁,鸟雀啁啾,环境十分幽静,吸引了许多钓鱼的人。

小河子的鱼并不是很多,来这里钓鱼的人常常鱼获寥寥,甚至空手而返,但这里的景色宜人,交通又十分便利,从春至秋来这里休闲钓鱼的人始终络绎不绝。

江里涨水后,江水漫上了坡地上的树丛下,没长树木的岸边便成为钓鱼有限的空间。岸边露出的空地有大有小,长短不一,宽绰的地方可容纳两至三人施钓,窄的地方仅容一人,来晚了就占不到位置。

退休后,我是这儿的常客,出目标鱼的日子屈指可数,多时以钓小杂鱼来消闲解闷。

这几年,我一直乘公交车出钓,公交车6点从始发站发车,即使乘头班车,到这里也快7点了,涨水后在这个时间段基本找不到位置。

所以,我干脆晚一些走,去得晚,总有人因为钓不到目标鱼而收竿回去,这样就有了空位。

通往江边的小径

这天,我到达小河子已经快10点了,江边果然空出了一些钓位。我就近选了一个树空儿,左右两侧都有人挥竿。由于有树丛阻隔,耳边听得到甩竿的声音,眼睛看得见两侧伸向水面的鱼竿,却看不到钓鱼的人。

这个时间,小河子的鲫鱼基本不咬钩了,只能钓一些个头不大的小鲫鱼和江杂鱼,如果用长竿死守,或许还能碰上一两条像样的鲫鱼。虽然已是伏天,这里坐南朝北有树木遮阴,面对大片的江水,不时有江风吹来,还不觉得热。

我的钓位

我正悠闲地用3.6米竿钓江杂鱼,关注着水面上不时下沉上送的浮标,突然从左侧传来女子惊喜的声音:"爸,我王叔上大鱼啦!"

我放下鱼竿,绕过柳树丛前去帮忙。

只看到鱼竿见不到人

十几米长的土岸上坐着两位使长竿的高龄老汉,一位身穿红色防嗮服的女子正面带笑容站在她王叔身后,聚精会神地看他往上拽鱼。

不用说,刚才的声音一定是她发出的。鱼并不大,是一条3两多重的鲫鱼,可见他们之前钓的鱼都不大。

王老汉扬起长长的鱼竿,慢慢地拽着鱼,左手不慌不忙拿起了抄网,轻松地抄鱼入网。

鱼刚入护,一位穿着蓝色钓鱼服的女钓手也闻声赶过来观看。

我下的一支短竿

她看了一下王老汉鱼护里的鱼连声夸赞:"钓得真不错,这条鲫鱼真大,我钓了一早晨还没见到鲫鱼的影儿呢!"

让我震惊的不是这条出水的鲫鱼,是这两位老人的年龄和他们使用的鱼竿,还有他们钓鱼摆下的这种阵势。

王老汉用的是四支7米2长竿,红衣女子的父亲用的是两支同样长的鱼竿,这六支长竿气势非凡地架在水面。他俩都不用浮标,看竿梢的颤动判断鱼咬钩。

这里水深3米多,不使用浮标,钩饵的着落点会更远些。这么大的年纪还能使动这么长的鱼竿,可谓老当益壮,比年轻人毫不逊色!我怀着敬佩的心情,由衷地赞扬他们好身体,好功夫。

女钓手过来观看

王老汉上鱼后兴致很高,听到我的赞扬,脸上溢满了自豪感,自报家门说:"我今年80啦,比老于小一岁,我俩是老搭档了。今天能占个好窝子,是借老于闺女的光了,她起大早开车拉我俩来的!"

听了他的话,我知道了这父女俩姓于。

于老汉的女儿对我说:"他俩不像头几年了,岁数一年比一年大,出来钓鱼哪能让人放心呀,陪他俩出来就是求个心安。"

这时我才注意到,原来她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年轻,年纪起码四十开外。她说话很侃快,透出一股热情,让人觉得没有陌生感。

于老汉和王老汉,有福气的老哥儿们

她喜忧参半地说,如果她有时间就尽量陪父亲出来钓次鱼,有时家里事情多,就开车把他俩送到钓鱼的地方,过午再去接。可这两位老爷子不愿意给她添麻烦,钓鱼的瘾头又大,还是经常搭伴坐公交车去钓鱼

她为这事儿和父亲吵过好几回了,可父亲依旧我行我素,弄得她一点儿办法也没有,只能跟着担心。

前天,他父亲和王叔又坐公交车来这里钓鱼,结果没有位置,只好往远走。

王老汉和他的四支长竿

为了满足老人的心愿,也让自己心里踏实,今天她特意起个大早,到达这里还不到5点,两位老人很兴奋,不住地说总算钓了一次早鱼。

以前每次出来钓鱼,时间都由她定,考虑到老人的身体,一般都是6点左右从家出发。今天她看到老人早钓这么开心,就打算以后早一点儿出来,早一点儿回去,还晒不着。

于老汉使两支等长的竿子

多么孝顺又善解人意的好女儿呀!我心里不由一阵感动。说起来,我也有几年没能在天亮时就到江北了,常常为此抱憾不已。

那些自己不会驾车,家离江边又远的老年钓鱼人,随着年龄的增长,很难再感受到以前日出时挥竿的美好晨光了……

王老汉鱼护里有十来条鲫鱼和几条嘎牙子,于老汉老式的编织篓里仅有一条不过两的小鲫鱼,余下都是嘎牙子。

他俩用的是"炮弹钩",替代铅皮的是饵托,饵托上裹着核桃大的诱饵,下面的两只鱼钩上穿着蚯蚓段儿。这种钓法在小鱼闹钩、鲫鱼稀少的情况下是钓鲫鱼的最佳选择,只要有耐心总会有所收获。

王老汉又上鱼了

女儿似乎发现了父亲钓不到鲫鱼的原因,她到王叔那儿掰了一小块诱饵,让老爸试试。可以看出,他俩用的诱饵都是各自提前在家做好的,钓鱼时各用各的,互不打扰,这也许是他们多年钓鱼形成的习惯。

我看了一下他俩用的诱饵,王老汉诱饵里掺了商品饵,于老汉是清一色的玉米面饼子。

于老汉换上女儿递给他的引饵,抛钩入水,静待竿梢传来的喜讯。

于老汉终于钓到一条鲫鱼

我回到钓位还没坐稳,就传来于老汉女儿孩子般的欢呼。我赶过去的时候,于老汉正面容专注地从鱼嘴上往下摘钩,手里握着的鲫鱼比早晨钓到的那条大一些,看来用掺了商品饵的大饼团诱鱼还是起作用的。

我见于老汉的玉米面诱饵还有拳头大的一团,便回到钓位从兜子里取来袋装的商品饵让他掺上,他欣然接受了。

于老汉摘鱼

回到钓位后,我开始和小鱼逗趣,钓到的小鱼品种还真不少。有白鲦、大眼、葫芦子、棒花鱼、东北黑鳍鳈、小鲫鱼、小鲤鱼和小鲇鱼,还有一条罕见的小时候经常钓到的东北薄鳅!

在这些鱼中,有些该放的鱼我随钓随放了,只有东北薄鳅被我拍了数张照片后才把它放回江里。

望着这条游走的消失在深处的小鱼,我想起了年少时钓鱼的一些往事。十几岁时,我时常跟着父亲去钓鱼。在江北无人的土道上,我和父亲迎着朝霞,我总爱快乐地唱着才旦卓玛唱的《翻身农奴把歌唱》。

父亲因病故去后,每当我听到这首歌时,心里就会涌出阵阵失落和伤感,把我带回了跟父亲钓鱼的路上,仿佛这首歌的旋律刻录下了我对父亲深切的怀念……

于老汉又加了一支长竿

"太阳啊霞光万丈,雄鹰啊展翅飞翔……"我坐在马扎上,面对微波泛起的江水,情不自禁地小声哼唱起来,哼着哼着,眼睛涌出了泪水……

就在这时,从一树之隔的那边传来一声响动,接着就是女儿大声的埋怨:"多危险,差点儿没摔了!爸呀,您能不能让人省点儿心?和您说过多少次了,就是不注意!您现在不比以前了,不管干什么,迈步前一定要把脚底下看好了再走,和您说过多少次也不往心里去!刚才催你走,你坐着不动,现在又着急了,您这么大岁数了,还是这么毛手毛脚的,您出来钓鱼能让人放心吗?"

于老汉终于钓到一条大鲫鱼

原来,于老汉收拾渔具时把自己的座椅碰翻了,人险些跌倒。女儿便借着这件事儿,不依不饶地给老父亲上起安全课来。

王老汉在旁边打着圆场说:"好啦好啦,别说了,你不在跟前时我们注意着呢,我们还没老得像你说的那样,你就放心吧,和我出来钓鱼绝对出不了事儿。"

王老汉的鱼获

奇怪的是,任凭女儿的埋怨数落,于老汉至始至终没吭一声。我想,他心里一定清楚,女儿不论说什么都是为了他好,她的言辞越激烈,越说明对他关心。一个小时前,就听到老于的女儿张罗着回去,一再劝说父亲,过午阳光就直射这里,天就热了,再钓下去身体受不了。

于老汉口里应着这就收拾,却迟迟不收竿,我左前方的水面上依旧伸展着三支长竿,不知是什么时候他又加了一支。我一直没听到王老汉说话,明摆着他也想多钓一会儿。

这期间,他俩又各自钓了两条鲫鱼,于老汉还钓到一条三两多重的,让他的女儿为之雀跃了一回。于老汉的女儿年纪已有半百,在父亲面前仍然像个孩子,父母健在真是儿女的幸福啊!难怪她父亲有一点儿的差池,她是那么的紧张在意。

老人收竿准备走了

他们走时,于老汉在林中的小路上停下,特意回过身向我打声招呼,他女儿向我摆了摆手。

王老汉背着大渔具包,走在后面,笑着对我说:"我们先回去了,你再多玩儿一会儿,说不能定能遇到一条大的!"

我站起身,回应他们说:"慢走呀,下次见!"

我钓的大眼鱼和鳑鲏

我钓的东北黑鳍鳈

我钓的东北薄鳅

我钓的棒花鱼

12点过后,多云的天空彻底放晴了。随着太阳的西转,树荫逐渐失去遮阳的功效,气温立即升高,变得炎热起来,在遮阳伞下也觉得闷热难当。这种炎热,对高龄老人的身体是有伤害的,多亏于老汉女儿的催促,两位老人才没受到炎热之苦。

我相信,在某一天的清晨,于老汉的女儿将再次驱车载着老父和王叔出现在晓日初升的岸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