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钓鱼饵料 > 饵料技巧 > 用饵技巧 > 正文

别再迷信小药,沉迷于味型了

悦钓钓鱼视频   钓鱼人   2021-02-22 19:30:09

什么叫迷信?汉语词典中有两层意思:第一,信仰神仙鬼怪等;第二,泛指盲目的信仰崇拜。钓鱼也存在迷信的现象,似乎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。

迷信的对象,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小药。他们不考虑鱼情和水情,不在钓法、用饵上寻找突破,把钓不到鱼或少钓鱼归结为小药没用好,钓到了,拿了"坑冠",则是小药的功劳。就算真的有人不用小药照样拿了"坑冠",也会被认为是因为点子正、运气好,钓位实在太给力了。

其实早年我也曾走进过鱼饵制胜的误区,我是最早使用小药的那批人,二十六年前从鱼咬石头的年代我就在追求一种法宝,但是从未成功过。

那段时间,我着实走了好大一段弯路,后来一路跌跌撞撞终于寻到了正路,认识到鱼饵的状态远比味道和成分重要。

尽管我的信心非常足,意志也够坚定,但是有的时候也会被一些宣传所蛊惑,但毕竟是老钓手了,很快就能判断出真伪来。

可是,新手朋友们远没有我的"免疫力",他们一旦成绩不佳,就容易把目光投向某种"特效"小药。

用小药的人还有另一种心理,即从众心理:别人都在用,自己若不用,岂不掉队落伍了?他们很少有从科学的角度解读鱼的食性。鱼是通过味道来分辨食物吗?

大多数人都认为是,这就是小药能够风靡一时的原因。那么,这种观点经过科学论证了吗?

鲨鱼的嗅觉异常灵敏,可在数千米外感知一滴血的存在,因为它们对血腥气极其敏感。那么,把人工合成的和鲜血味道同样的液体滴入海中,还能吸引鲨鱼的注意力吗?不能。

草鱼喜欢吃草,凭我们现在的技术,模仿嫩草的味道做一款香精轻而易举,用它能引来草鱼进食吗?也不能。

这也不能那也不能,凭什么小药就能?

放眼世界,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人钓鱼,可是哪个洲、哪个国度像我们这样钓鱼要搭配小药?是他们的钓鱼运动没有我们发展得好?不是,在我们尚用竹竿钓鱼时,那些发达国家就已经把钓鱼发展成了产业。

他们起步比我们早多了,发展得也比我们充分,可是他们的钓鱼经济链中并没有小药这一环。为什么?因为小药不科学。

迷信小药,痴迷于味型,是我们主观臆断的表现。人类对食物的选择是后天学习的结果。

前人没有吃过的东西,后人往往不接受。外国人的牛排半生不熟,他们吃得自然,可是初到中国时,没人愿意吃,牛肉不熟岂能吃?

可是,现在有很多人在吃,吃得还那么溜,这就是后天学习的结果,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食物,这些食物都有相应的味道,人们吃久了就会对某种食物敏感。

鱼类呢?它们会去学习吗?不会,它们有的只是遗传。当它们还是一个细胞的时候,这组遗传密码就已经烙在了它们的骨子里,什么东西可吃是本能确定的。

它们吃的东西,一定是有营养成分的。它们如何发现某种物质是否有营养呢?要带个化验室吗?肯定不是。它是通过鼻腔来确定。

鱼类是有嗅觉的,但它的嗅觉和人类不同。通过后天学习,人类可以通过味道来辨别一部分食物,鱼类的嗅觉更强大,它们分辨的不仅仅是我们人类可以感知到的酸甜苦辣,还能感知营养物质的存在。就像鲨鱼能感知一滴血,但是对同样味道的香精不感兴趣。

在鱼类面前,假的就是假的。

味道再好也是给人闻的,没有实质的营养成分,鱼是不感兴趣的。试用小药和泥,鱼要是吃了那团泥巴,就证明小药有效。

这个论点貌似极端,其实并不极端,小药若有效,干吗离不开饵料,为何用别的载体就失灵?

子非鱼,焉知我不知鱼?子非我,焉知我不知鱼?

钓鱼非逞口舌之能。事实最有说服力,有多少人用小药五年以上还不放弃的?凤毛麟角。因为用久了就会发现,小药真的无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