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钓鱼入门 > 台钓入门 > 新手必看 > 正文

鱼口越来越慢,试试这几招

石头钓鱼記   钓鱼人   2021-08-20 15:57:39

不管是黑坑钓、竞技钓,还是户外野钓,都会遇到这种情况,不管我们如何补窝、续窝,鱼口一直是越来越差,一直到彻底闭停。

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情况呢?这种鱼情,有没有什么办法改善呢?答案暂且不谈,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,做一下分析,再反过来谈答案。

一、鱼口越来越差的结果是什么

鱼口越来越差、越来越慢,不管诱因如何,其结果只有一个,窝子里的鱼越来越少了,当鱼口彻底闭停时,就是窝子里彻底没有的鱼了。

二、是不是窝子里一直有饵料,就一定会有源源不断的有鱼进窝

理论上,只要窝子里有饵料,确实会一直吸引附近的鱼群进窝,但是,这仅仅是理论上的说法。

水中有一套非常简单有效的食物链,大鱼吃小鱼、小鱼吃虾米、虾米吃残渣,但是,鱼的个头越大,警惕性就越高。

所以窝料打下去之后,依次进窝的,反而是小鱼先进窝觅食,然后吸引个头较大的鱼,最后才是个头较大的鱼进窝觅食。

只要不是群栖鱼,基本上,不同体型的鱼进窝,都会短暂觅食之后,然后被其他进窝鱼惊散。

所以源源不断是个概念,每一批进窝鱼的数量,以及时间间隔,是没有规律的,所以,窝子里有窝料,确实会源源不断的有鱼进窝,但是我们不一定每一波都能赶上。

三、为什么鱼口会先快后慢,由慢转无

在实战中,窝料打下去之后,发窝3~10分钟左右,窝子里的鱼群数量最多,随着时间推移,会有以下几个原因导致鱼群开始陆续离开窝子。

1、进窝鱼太多,窝料被吃完了;2、进窝鱼太少,都吃饱了;3、进窝鱼太少,钓饵变味了;4、气象发生变化,水降温、升温、水位变化了;5、水质发生变化了。

以上这几个原因,都有可能导致进窝的鱼群变少而且离开窝子,有些原因,我们可以验证,有些诱因,我们肉眼可见。

比如,水位上升、下降,这是最容易引起进窝的鱼群离散,水位的上升、下降,是肉眼可观的。

气象的变化,比如风向、水流发生变化,虽然肉眼不太好观察,但是稍微留意一下,也不是难以识别的。

至于钓饵味型变化、水质发生变化,这都是使用雾化好的饵料所必须面对的情况,很多喜欢用钓黑坑的思路玩野钓的钓友,最容易发生这种情况,实在是不用过多赘述。

最难以判断的,是窝料投的多了还是少了,我们不妨在鱼口闭停时,做一个小验证,开上一鸽子蛋大小的一团饵料。

一定要够腥香、雾化,开成拉饵,3~5分钟内抽完这一团饵,然后耐心的看看有没有小杂鱼给口。

如果没有,则说明窝料投的太多了,如果有小鱼闹窝,则说明窝料投的太少了。如果是窝料的投的太多,则耐心的继续守着就可以了,不超过一个小时,还是会发窝的。

如果是窝料投的太少,继续投放窝料,然后隔一段时间就继续上述的验证手段,很快就能重新将鱼群聚起来了。

四、鱼口变慢、闭停应该怎么处理

前文所述,任何地点钓鱼,钓着钓着,鱼口就越来越慢、越来越差是正常情况,如果是气象原因导致的。

如水位变化了、风向变了、水流变了,那么最好的办法,是换个钓点继续钓,如何换钓点,也不需要多说了。如果是窝料的原因,上个章节已经给了处理意见,没必要多赘述。

至于钓饵的味型是不是需要调整,其实是没有必要的,如果是黑坑,因为不允许打窝,都是以铅皮带窝、抽散炮来聚鱼,如果抽窝聚鱼效果不好,多是散炮的味型有问题。

而野钓,更是如此,窝料连鱼都诱不进窝子里,用多好的钓饵才能覆盖窝料的诱鱼效果呢?所以,调整钓饵的味型改善鱼口,这本来就是个伪命题。

结论

鱼口变慢、闭停,一旦发生,很难中止这种现象,甚至将这种情况延缓都比较困难,遇到这种情况,优先建议更换钓点。

其次,更换窝料、更换打窝方法,这种方法,要真说效果如何,其实并不好说,只能说聊胜于无,反正来都来了,闲着也是闲着。

最后,就是更换钓饵了,比如麦粒换成玉米粒玉米粒换成搓饵,搓饵换成虫饵,这种方法,其实说白了,就是给鱼换换食口,万一有效果也说不准。

反正很多老鸟都喜欢这样做,搓饵、拉饵、虫饵、种饵,一个都不少,遇到鱼口变缓、闭停,就把以上的套路挨个试一下,如果有口就继续钓,如果都试过一遍,还是没口,那就没办法了,收竿回家,就是上上之选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