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钓鱼饵料 > 饵料技巧 > 打窝技巧 > 正文

打窝不聚鱼,其实多半还是窝料味型的锅

认真的钓鱼   钓鱼人   2020-02-14 10:48:02

​钓鱼是一项整体运动,是由若干个小环节组成,而且若干个小环节都发挥出作用,才能让钓鱼这项运动,既充满了魅力,也能得到收获;所以关于钓鱼的若干环节中,哪个环节最重要,钓龄不同,经验不同的钓友,给出的答案可能有所区别,但是,要问老鸟们的答案,那必定有且只有一个,就是打窝

打窝的地位放到这么高,是因为钓鱼的所有的环节,其实都是要围绕着打窝的结果来准备的,打窝的效果好,也就是发窝了,那么才有着抓口、上鱼、遛鱼、抄鱼入护等一系列的后继环节,打窝效果不好,任你调钓精准无比,还是钓组搭配多么合理,都掩盖不了空军的事实,而但凡打窝之后,迟迟没有鱼群进窝,只要确定不是电工、网工光顾过,那基本上都可以很负责任的说,窝料出了问题。

之所以这么肯定,原因其实很简单,只有窝料吸引到鱼了,鱼才会进窝,如果鱼不进窝,有且仅有一个问题,就是窝料的除了问题,如果再细节化一点,那就是窝料的味型出了问题,为什么这个答案这么肯定呢?这要从鱼的觅食习性上来说了,淡水鱼是没有嗅觉器官的,但是淡水鱼有非常发达的嗅觉神经,这些嗅觉神经,要么分布在鱼唇附近,要么分布在鱼鳍、鱼皮上,如果非要将其固定在某一处,那就是嗅囊了,也就是软骨类鱼,往往在头部侧面有类似哺乳动物鼻孔的器官,鼻孔的内部,分布着形状类似纺锤的嗅囊,这些嗅囊,分布着非常发达的嗅觉神经末梢,凡是流水流过鱼的鼻孔、经过嗅囊,鱼都可以判断出气味的种类及扩散源的距离。

在河里要说一个小常识,就是很多淡水鱼都喜欢逆流,并不是逆流而上能享受到运动的乐趣,而是水往低处流,所以水中散播的味型,往往是顺着流水方向的,当水中的鱼闻到闻到,并寻味而上的时候,表现的形势,就是逆流而上,在过去,钓友们无法理解这一现象,所以会认为,鱼喜欢逆游,其实压根就不是这么一回事。

鱼的嗅觉神经非常发达,有一个非常出名的丙氨酸实验,就是生物学家专门测试鱼的嗅觉的,丙氨酸是蛋白质基本构成单位,是组成动物蛋白质最重要的20种基础氨基酸之一,在工业上,丙氨酸主要用来合成甜味剂,易溶于水,有极轻微的香气,这个实验的具体做法,就是通过主动投食加入丙氨酸的香味的饵料,让鱼养成固定的进食口感,随后,将鱼投放到一个新的封闭环境,同时投放不含丙氨酸的食物,以及含有丙氨酸的饵料,分别控制测试空间的水容积,极限测试结果,是1g丙氨酸投放到饵料中,在1000吨淡水中,鱼能轻易找出含有丙氨酸的食物所在地,这个测试结果,通过空间距离、测试物质味型浓度对比,基本上得出这样一个结论,大多数淡水鱼的嗅觉比狗发达200多倍,比人发达500~1000倍,那么进一步的推论,就是鱼主要的觅食手段,就是通过嗅觉,然后寻找、定位食物所在地,然后才能得以进食。

这么大篇幅的介绍鱼是如何觅味、觅食,是因为只有搞懂这一点,在实战之前,窝料的准备,其实说白了就是香味的搭配,以及饵料浓浓度的调整,那么在这里,要继续引入关于香味的另一个概念,就是嗅觉神经的另一种作用,警戒阈值,这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但凡有嗅觉神经、嗅觉器官的生物,对味型是无所谓香、臭之分的,要真说非要给以个区分,就不得不认知一下,什么叫做嗅觉柱;

据科学家研究数据证明,只有脊椎动物才有嗅觉,而且不管是哺乳动物,还是卵生动物,只要归属到脊椎动物,基本上嗅觉神经的功效、作用是趋近一致的,无非是功能,也就是灵敏度有差异,我们不是生物学家,没有必要将这种脑科、神经学、生物学的前沿理论研究的多么透彻,我们只需要知道结论,就是嗅觉神经对六种味型,从危险到安全、从适宜到刺激,共分为六个维度,分贝是腐烂气、花香气、水果气、焦臭气、香料气、树脂气,而目前已知的所有的气味,基本上都在这六个维度之内,如果味型的浓度超过了这些维度范围值,那对脊椎动物而言,就是危险的,就会产生预警。

用比较直白的语言来说,味型过淡,只要嗅觉发达,就一定能闻到,但是味型浓度过高,那就会对闻到这种气味的动物,造成不安,警惕,而且嗅觉器官越灵敏的动物,对味型的浓度,越是敏感,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配好的饵料,我们闻起来觉得还不错,香味略浓,但是打下窝点之后,要么就不发窝,要么就发窝不留窝,说白了就是饵料的味型浓度太高,人的嗅觉器官觉得舒适,但是对鱼来说,食物的味型浓度太高,已经接近危险的阈值。

除此之外,不同的气味混合在一起,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后果,而不同的后果,对嗅觉神经识别气味,也有着不同的判断,第一种,是产生新的气味,如气味浓度较高的气味,和另一种气味浓度较高的气味混合,结果会生成另一种新的气味,这种新的气味,往往浓度会特别高;第二种情况,是气味浓度较高的气味,完全覆盖其他气味浓度较低的气味;第三种情况,就是气味完全混合,新的气味不在嗅觉柱维度范围内,那么结果就是我们闻到了气味,但是嗅觉器官并不认为这是安全的气味,会认为这是一种预警,如瓦斯味、液化气味等危险有害气体的味型,嗅觉神经都是这样的判断。

说完了这么多的理论,那么我们在配置饵料时,尤其是在配置窝料时,就要遵守这样几个标准,这样才能让窝料有着诱聚的效果,而不是驱赶鱼群离开窝点的效果。

一、窝料味型的种类不宜多

在配置窝料时,因为窝料的基础数量比较大一些,不像钓饵,往往拳头大小一团,就能用好久,窝料配置,至少都是2斤起,所以窝料味型种类越多,组合后的气味类型就越不好把控,如果仅仅是主味型盖住了其他气味,那倒无所谓,但是如果气味混杂,超出了嗅觉柱的气味类型,那结果就是,我们闻起来确实有味道,不刺鼻,但实际上给鱼的提示,就是此处危险,勿来;

二、窝料的味型浓度,不应以钓鱼人的嗅觉为基准

大多数钓友在配置饵料时,都会用自己的嗅觉作为基准,也就是闻起来还行、尚可,但实际上用起来效果很糟糕,因为气味的香型浓度测定,对普通人来说是很复杂、很麻烦的一件事,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测定,饵料的气味浓度到底合适不合适;第一种,是借助小动物的嗅觉器官来验证,如有钓友往往会将自己的窝料配置好了之后,拿去喂狗,如果狗喜欢吃,那将气味浓度主材料消减大约四分之一,用来诱鱼效果就刚刚好;要么就是将窝料喂给小鸡、小鸭来吃,只要这些小动物主动进食,那说明味型浓度没什么问题,反之,就说明饵料味型浓度太浓、或者气味种类不对;

第二种,就是将窝料打的散碎,碎颗粒体积最大不要超过酒米的大小,然后去常去的钓点,撒下去之后,观察钓点的鱼情,如果很快就有鱼群进窝迹象,甚至有鱼群抢食迹象,那说明饵料气味种类、浓度适宜,反之,如果连小杂鱼都不怎么进窝,那说明窝料的浓度、气味种类,必然有问题。

最后,关于窝料的配置,必须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,因为我们不可能区区几次,就能配置出效果好、发窝快的窝料,而且根据季节因素、气象因素的变化,往往我们的配置的窝料,换个季节,诱聚效果就会发生明显不同,这就需要我们多多尝试,顺便提一句,如果在不同水域、不同季节测试过后,实战都有不俗的表现,那这种配方,无疑已经有巨大的商业价值了,比如x鲫、x钓鲫等,所以我们短时间配不出来,是常事,是正常的,反而三五次尝试之后,就能配置出一款通杀性窝料,这才是不现实的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