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渔获战报 > 钓鱼日记 > 正文

外出野钓总能钓上来奇形怪状的鱼,去年台风前我又去了一次

悦钓钓鱼视频   钓鱼人   2021-03-10 14:44:46

八月金秋,秋高气爽,是野钓的黄金季节。我迫不及待要赶回虎林,去三江口一带野钓。

可是渔具太多,我不会开车,拿又拿不动,眼看月末将至,真是急人。索性,我打了三个包袱,一个80多斤的渔具双肩包,两个彩条大包,各40多斤,背一个,一手拎一个,准备赶火车去。

刚订了车票,知青老弟孙志坚来电话,他从新西兰回国,要回虎林探亲。

我退掉车票,与小曹、老蓝两个渔友一起,等来了他和他的大吉普。

孙志坚到了家里,把车借给我们,小曹充当司机,我们即刻启程。

整装待发

在路上,我们得知一个坏消息:台风将不日到达。二人调侃我说:"你一回来就下雨!"是啊,去年我回来,连续下了28天雨。我只好自嘲道:"谁让咱是龙王爷啊!"

连续三天的"美莎克"导致江河暴涨,沟满壕平,许多鱼蟹养殖户的心血付之东流。

江河湖泡附近的农民晚上随便找个水沟、坑泡,下个地笼小网,第二天早上就能捉到几十只大螃蟹或几十斤大小不同、品种各异的鱼,他们几乎天天都能免费享用湖鲜大宴。

到达虎林界

天终于晴了,可是太阳刚晒了一天,坏消息又来了,几天后又一轮台风将登陆。

以前台风都是在南方登陆,这两年总在北方登陆,也不知这是怎么了。

渔友们生气也没用,谁都斗不过老天爷,没办法!

我提议,不如趁台风还没到的三天空隙时间,选个交通方便的钓点,来个短平快。

大家觉得可行,想了几个地方,最终决定去黑泥河口,那里地势较高,下了国道之后有10几里砂石路,再大的雨也能通车,最后再走1里多荒路就到了。

三江口风光

第二天凌晨2点多,天刚蒙蒙亮,我和小曹、老蓝就出发了。开了50多公里国道之后,天才大亮。

公路两边的河沟旁已有不少钓鱼人出来钓鱼,钓的都是一拃长的各种小鱼,听说一天能钓二三十斤。

驶上砂石路,可见森林的边缘有很多被台风刮倒的树木,两边的沼泽地已经被水淹没,1米多高的狼尾巴草只能露出"尾巴"。

吉普车所经之处留下深深的车辙,好在路基是石头的,并不下陷。

稻浪千顷

砂石路的尽头是一条1米多宽的土路,两边长满了一人多高的荒草柳毛子。

我们三人每人背一个装满渔具的大型双肩包,拎两个装满帐篷食物的彩条大包,负重百十斤,力争一次运到黑泥河口。

道路泥泞,没过脚踝,我们步履艰难,1里多路歇了五六次,唯一幸福的事是台风把蚊子刮没了。

被水淹没沼泽地

黑泥河口是这一带的制高点,虽然与江水汇合处的沙滩三角洲已被淹没,上下游的江水都已平槽,但河口处的陡岸仍高于江水1米多,特别是背倚大片水桶粗的柞树、杨树、松树混合林,给人以坚实依托的感觉。

稍作休息,大家开始分工。老蓝在河口右侧向江中抛了四把海竿

小曹顺河向上游走出30多米,找了一处河湾稳水处,在一堆倒木下游大概5米的位置坐定,打了钓鲤鱼的老坛玉米窝料,抛下两支6.3米手竿,挂玉米粒

我在距他10几米处抛下一支5.4米老式玻璃钢竿子,挂蚯蚓,打算钓鲇鱼、鲫鱼、嘎牙子,这是一支用了20年的功勋鱼竿,我一直舍不得淘汰,它和另一支2.4米小海竿总能给我带来意外惊喜。

河沟垂钓者

随后,我又去割了两大捆干草和几根拇指粗的柳条,干草坐在上面既软又暖,胜似钓箱钓椅,柳条杈插在河岸,用来架手竿。

设施虽简陋,但适用于野钓。好的装备我们不是没有,只是苦于背不动,只好化繁就简,就地取材。

太阳升至一杆子高,江中的雾气散去,只是鱼情杳然。

老蓝怪水太大,小曹怨水太浑,我认为是早晨的窗口期已过。

泥泞的道路

老蓝起身寻摸宽敞平整的地方,准备露水晒干后搭帐篷。

我砍了一根1米多长的柳毛子作水标,插在河口位置,用以监测水位。

小曹又抛了一把5.4米手竿,挂蚯蚓,准备钓杂鱼。

三人瞪大眼睛,竖起耳朵,都盼着自己能钓到开竿鱼。

但是,野钓收获多与少,运气占很大成分,未知的世界太广阔,你的钓点有没有鱼,有没有挂子、地笼,是不是鱼道,周围有什么种类的鱼在活动,有没有水耗子、水獭,气压、温度、风向、甚至月球引力对鱼的影响有多大?

这一切都是垂钓者所不能左右的。

沟满壕平

其实我最担心的是江水上涨,所以总去看河口的水标,在心里默默推算着下次台风到来的时间。

我忽然发现,河水和江水是两种颜色,汇合处有明显的分界线,河水发黄,江水偏绿,像两条彩色的飘带,在下游慢慢消失。

架起手竿

"咬钩了,就知道看风景!"小曹冷不丁一嗓子吓我一跳,我转头看浮标,已经放横了。

我迅速提竿,轻松拎上一条半斤多的鲫鱼。在连续钓到五条鲫鱼之后,小曹也开竿了,都是半斤多的鲫鱼和雅罗。

虽然鱼的个头都不大,但我俩钓得蛮起劲。

老蓝却不屑一顾,照例搭他的帐篷,这些鱼跟他的目标鱼差距太大。

他曾经在荒无人烟的大荒地泡子连竿80多条1斤以上的大鲫鱼,又独自背着这些鱼和渔具穿越十几里路的漂筏甸子,累得一星期没起炕。

彩色江面

我俩正钓得起劲儿时,巡逻艇来了。

巨大的轰鸣声和半米高的浪冲击着两岸,钓线的摆动使鱼铃发出稀里哗啦的轻微响声。

紧接着,老蓝的两把海竿的鱼铃同时响起。

他飞奔过去,拔起最上游的那根竿,熟练地摇轮收线。

当我跑过去挺起另外一根海竿时,他已把一条1斤多的鲇鱼挑上岸。

我紧随其后,摇上一条1尺长的牛尾巴。

老蓝那没有表情的脸,终于露出了笑容。

开竿鲫鱼

当我回到手竿钓位时,小曹那边已经停口了。

我调整了方案,一钩挂蚯蚓,一钩挂老坛玉米,争取扩大上鱼几率。

这一调整立竿见影,粗大的浮标一下子沉入河中。我迅即抬竿,轻挑刺鱼,顿时竿弓线鸣,是鲤鱼!

小曹抓起抄网赶来支援,我遛了三个回合,小曹预测鱼在5斤以上,我判断3斤左右。

又遛了两圈后,鱼儿浮出水面,我移步平坦的位置,轻拉后撤,以便小曹抄鱼

我用的是"6+4"线组,15号鲟青杀手鱼钩,这副钓组在平时常被渔友笑话,此时我的心里却无比踏实,尽管乌苏里江野生鲤鱼力大迅猛,有跳龙门的本事,却很难挣脱我的线组。

鲫鱼连竿

鲤鱼在河中横穿了几次,我挺竿不动,用弹力来化解它的野性。

当它靠近河岸1米左右时,小曹一个海底捞月,一抄而就。

"果然3斤左右。"小曹说。

我告诉他,3斤用胳膊,5斤得用腰。这是一辈子总结出来的经验!

鲤鱼吃的是挂玉米的钩。

10分钟后,又一条2斤重的鲤鱼被我拉上岸。

小曹疑惑:我也下了玉米,怎么没咬,反倒是你上鱼,很没道理啊!

我觉得有道理:"你在上游打窝子,按水的深度、流速和距离计算,刚好落到我这。"

老蓝钓的鲇鱼

话音刚落,浮标快速向下游移动,这是什么标相?不上顶、不下沉、不黑标,而是平移。

我迅速提竿,竿子乱抖,我稍稍用力,竿子嘎嘎作响,水中蹿出两条鱼。

原来是双尾,一条1斤多的大鲫鱼、一条刚1斤的小鲤鱼,噼里啪啦被我牵到岸边。

小曹一抄而就,留下大鲫鱼,把小鲤鱼扔回河里。

明年底,它就能长到3斤左右。

第一条鲤鱼

按照的建议,小曹挪到距我5米远的地方抛竿,不到5分钟就钓起一条3斤多的鲤鱼。

此时的老蓝却没有起色。

他钓了两条鱼之后,重新抛投,结果先后挂底,六副鱼钩俱失,好在主线没断、铅坠没丢。江水太大,没有沙滩,陡岸周围的环境不好判断,树挂多,上游冲下来的倒木、树枝、废网让你无所适从。

河口处的两把竿子,鱼铃一直未响,为了摸清水底的情况,他也摇了上来,好在没挂底

他换了蚯蚓,重新抛入河口;另外两把竿子重新拴钩,挪位到河里,捎带看了一眼我们的战果,满脸不屑,一言不发支帐篷去了,我和小曹对视一笑,笑脸还没收敛,鱼竿唰的一声进入河中,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已出去3米远。

我连忙拉住失手绳,不想力道很大,拉得手疼。

我赶紧松手,竿子又出去五六米。

小曹忙喊:"拉住,对岸有挂!"

我知道对岸有挂子,无奈没戴手套。

情急之下,我心一横,两手同时抓住失手绳,迅速在袖子上缠了一圈,竿子终于停下来了。

小曹过来助阵:"这个大,小心点!"

鲫鱼双尾

我轻轻往回拉,鱼竿在河中飘来荡去,只要鱼一发力,竿尾就撅起。

这把玻璃钢竿子20多年来建功无数,这次又上大鱼,我担心竿节之间不严密,灌满水会下沉,增加遛鱼的困难和风险。

幸好大鱼性急,总是发力,竿子便总是斜插在水中。

小曹钓的鲤鱼

10分钟之后,鱼竿终于平静地躺在河面。

我慢慢地往回拉,感觉像拖着一块大板砖,很沉。

眼看鱼竿到了河边,我哈腰去抓竿把的瞬间,大鱼突然发起冲击,拼命向河下游逃窜,钻出10多米后停了下来。

我重新往回拉,如此反复三四次终于抓住了竿把,把竿子挺了起来。

与此同时,大鱼一跃而出,跳出水面1尺多高。

好家伙,足有六七斤重的大鲤鱼!

没有脊刺的“凹背”鲤鱼

我格外专注,小心翼翼地牵遛着它。

至此,离它拽走鱼竿已过去二十分钟,我已汗流浃背,想必它也是强弩之末了。

我又遛了两圈,竿子嘎嘎响。

小曹提醒我说:"小心点啊,这次钓完,你的竿子该去博物馆了。"

我下意识地向后退两步,手上不敢用力,大鲤鱼距岸边只有2米了,胜利在望,小曹严阵以待。

头灯下的牛尾巴

突然"咔嚓"一声响,鱼竿从下数第四节的竿节处折断,我箭步上前,一把抓住前三节竿子,拼命往后一拉,左手迅速抓住钓线

大鱼再次逃窜,我的左手一下子被鱼线拉个口子,我忍痛把右手也献上,双手拉住钓线。大鱼终于失去了反抗的能力,再次浮出水面,被小曹抄入网中。

受伤的手

顾不上欣赏战果,我先去背包里找出创可贴,把手上的伤口包扎上。

再看这条大鲤鱼,有6斤多重,鳞片完整,颜色亮丽,奇怪的是它的脊背骨竟然是凹进去的,成了"驼峰鱼"。

小曹疑惑:怎么没有将军刺儿呢?我说也许是基因缺陷。

老蓝也过来看,他说这是鱼小的时候被大鱼咬伤脊背,侥幸逃掉,长大就这样了。

我只可惜自己那支那功勋卓著的手竿,终于壮烈地退场了。

老蓝钓的重唇鱼

午餐是清炖大鲤鱼、活鲫鱼汤、酱焖雅罗,三人吃得浑身暖和,微微出汗。

午后3点多钟,依然没有鱼讯,水标略有上涨。

夕阳西下,余晖给大地涂上了金色。

一场台风几乎掀翻了所有鸟巢,鸟儿在树林中寻找夜宿的位置,凄惨的叫声鸣噪十里。

我钓的鳊花

夜幕拉开之时,河口处的海竿突然铃声大作,憋闷一天的老蓝终于兴奋起来,冲过去拔竿摇轮。

我赶忙找出头灯,自己戴上,也给老蓝戴上,帮他抄上一条2斤多的鲇鱼。

不久,我和小曹的海竿铃几乎同时响起,看来晚间的窗口期到了。

我俩各钓了一条尺把长的牛尾巴,老蓝又钓上一条1尺长的重唇鱼,三人各自忙碌起来……

小曹钓的细鳞鱼

当月亮爬过头顶时,第一轮鱼讯过去了,每人都有七八条鱼的收获。

其中,小曹钓了一条细鳞,我钓了一条鳊花,其他的都是鲇鱼、牛尾巴、重唇,最大鲇鱼有2斤多。

老蓝的鱼获

小曹换上夜光标,继续钓手竿。

损失功勋手竿的我又去割了几捆草,坐在草堆上看守河口处的海竿。

老蓝点燃了篝火。

又钓一条大鲤鱼

北国的秋夜甚是寒冷,到晚上10点多钟,我们全都套上了棉衣棉裤。

小曹的手竿只钓了两条鲫鱼,河口的海竿只钓了两条鲇鱼。

当晚,我值夜,他俩进帐篷避寒休息。

清晨的鱼获

台风侵袭过的山川,在寂静夜晚显得凄凉,鱼跳蛙鸣都消失了,蚂蚱蚊虫也绝迹了,只有偶尔出现的水耗子在河中悄声游弋,鼻子划开的水浪向两边推开。

漂亮的重唇鱼

一直到午夜,我只钓了两条牛尾巴,江水仍在上涨。

我把所有的海竿都换了一遍蚯蚓,笨重的棉裤皮袄之下又汗了一层。

突然,帐篷那边传来咣当一声响。

我用大灯照过去,可见20多米外有一只动物扒翻了装鱼汤的盆子。

我捡了根木棒走了过去,老蓝两人听到动静也钻出帐篷,随我一同过去。

借着头灯的照射,我们看清了,那是只花脸獾子。它见形势不妙,匆忙钻入草丛逃走了。

单铃功勋小海竿

"三面是水,它从哪钻出来的?"小曹感到疑惑。

"那还用问?从咱们来的道上过来的呗!我以为两面环水,一面是沼泽地,很安全,所以没在来的路上设警戒线,怪我了!"

老蓝负责野钓安全,他有点不好意思,转而又神情凝重地说:"多亏是只花脸獾子,要是只黑瞎子就惨了。"说完他就去路上布置警戒线。

漂亮的老婆鱼

凌晨4点钟,我那支2.4米功勋小海竿的铃铛响了,它总是在我沉闷之时制造些许惊喜。

一条2斤左右的鲇鱼在河中上下翻腾,没几个回合就被我拎上岸。

给它摘钩时,我惊奇地发现这条鲇鱼的两个眼睛竟然长在同一侧,真是太神奇了。

双鲤斗艳

我换饵抛竿后,很快就有三把海竿同时叫响,看来清晨的窗口期到了。

我唤醒他俩,三人顿时忙了起来。

鲇鱼、牛尾巴、重唇、雅罗、翘嘴交替入篓,我钓到了一条3斤多的重唇,算是清晨鱼获中的头牌。

用玉米钓获的鲤鱼

太阳升过山顶,江面的雾气散去,鱼儿吃过早餐都闭嘴寻欢去了。

我困意来袭,钻进帐篷睡觉。

10点钟,饭做好了,我被叫醒。睡觉这工夫,起风了,足有5级西南风。

饭很丰盛,有清蒸翘嘴、干炸雅罗、活牛尾巴汤。美中不足的是,没有老蓝想喝的虎皮嘎牙子汤。

我也奇怪,两天了,竟然一条虎皮嘎牙子也没钓着。

小曹说,可能嘎牙子嫌咱仨又老又丑吧。

被放生的鲤拐子

我忽然想起一个渔民给我讲过的一件怪事,他说去年冬天,有偷捕者为了诱捕深汀越冬的嘎牙子,往深汀里投下一种药,使鱼缺氧而逃到浅水,致使大量大嘎牙子被捕获,小嘎牙子缺氧而死,江里的虎皮嘎牙子由此数量锐减。
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渔民们都懂得它的深远意义,所有垂钓爱好者更应该成为自然资源的维护者。

牛尾巴与重唇鱼

海竿铃声又响了,虽然铃声在风中显得很微弱,但我仍能判断出它是功勋小海竿发出的,因为我特意给它配置了一个单铃。

我跑过去一挺竿,力度不大,像小鲇鱼。

摇到岸边往上一拎,是一条花老婆,虽然不大,但五颜六色,特别漂亮。

我向他俩展示一番,拍张照片就把它放了。

一条大鲇鱼

台风明天就到,饭后,我们准备扩大战果。

小曹的手竿频频上鱼,有巴掌大的鲫鱼,还有三四条2斤多的鲤鱼,最多的是七八两重的小鲤拐子,一下午放生了十多条。

老蓝钓了近十条鲇鱼和牛尾巴。

我位于他俩中间,钓了一条鲇鱼之后,竟然连续掉了七八条虎皮嘎牙子,大的半斤左右,小的有3两。

我留下三条嘴挂坏的晚上做汤,其他的全都放生了。

又一条贪吃的鲫鱼

也许我的做法感动了龙王,刚洗完手,功勋海竿的单铃响了起来,竿梢不断点头,线轮嗞嗞叫着,看样子是大鱼。

此时老蓝已经拎着抄网跑来,我稍松了一下泄力,大鱼急速向河口蹿去。

我挺竿后退了几步,轻轻往后拉了几下,感觉不像大鲤鱼,有些像鳡鱼

我紧了一下泄力,开始收线,鱼竟然暴躁地跳出水面2尺高。

三人都看清了,是狗鱼,估计是小鱼儿吃了蚯蚓,狗鱼吃了小鱼儿。

如果是这种情况,狗鱼吞钩会很深。

不过,我的子线是4号大力马线,它很难咬断鱼线,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别让它钻进倒树里。

十分钟后,它又蹿腾几次,最终浮出水面。小曹要玩两圈感觉一下,从我手里拿走竿子,遛了几下就把鱼遛到岸边,守在岸上的老蓝迅即把它抄了上来。

歪嘴黑斑狗鱼

钩子的确吞得很深,密密麻麻的尖利牙齿更让你无从摘钩,我只好剪断子线,重新换钩。

风越刮越劲,把帐篷掀翻了,我们连忙跑过去打桩加固。

此时,大片的云彩已布满天空。我担心水涨得太快,封了回路,再看水标,并没有大变化,心这才踏实下来。

可是风太大了,刮得江水翻涌,鱼也停口了,只有小曹的背风钓位不时上鱼。

这种情况一直持续着,直到老蓝做晚饭,我给所有海竿换了一遍黑蚯蚓,功勋海竿铃才再度响起。我跑过去时,

铃铛已经掉在地上。我拔起竿子,一股巨大的拉力传来,鱼猛地要线,我判断是鲤鱼。

长着方格斑纹的鲤鱼

它向上游跑了30多米之后停下。我担心和小曹的海竿混线,便慢慢往回拉。

它回头向下游窜去,我大大地松了一口气。

鱼又逃了20多米之后,转头向对岸冲去。我慢慢摇轮往回拉,防止它钻入柳条中。

在十几米远处,它一个鲤鱼打挺,飞出水面,在空中翻了个跟头落入河中。

"三花鲤子!"我跟小曹同时喊道。

老蓝也钓到了鲤鱼

江里怎么会有三花鲤子?小曹说这是水库养鱼池里的鱼,因台风发大水才逃到江里。

我加紧遛鱼,只几个回合,它就漂在河面,看来真是养殖鱼,没什么劲。

然而,我低估了它的实力。

当它被我遛至距岸四五米处,小曹伸出抄网正要抄时,它再次发狂,猛地扎向深水,只听"咔嚓"一声响,我的功勋海竿第三节也拦腰折断了。

我迅速后撤,把线摇紧,结果"拔河"了。好在我用的是10号大力马主线,不怕拉拽。

由于没有竿梢弹力的缓冲,我只能硬拖。

多亏这是养鱼池里的鱼,我紧摇几圈就让它重新靠岸,小曹顺势把它抄上岸来。

黑白黄三色鱼

我只顾心疼跟随我20多年的功勋小海竿,从断茬上看,竿体早已老化,已如干柴。

断我很是感慨,它在折断之前还为我立了一大功。

这时,小曹喊我:"快过来看,又一个找你治花斑病的。"我过去一看,也感到吃惊。

这三花鲤鱼身上无鳞,而是长着整整齐齐的方格斑纹,像小学生的方格本,我用手摸了摸,擦不掉。这到底是自然生长,还是人类所为?不得而知。

大牛尾巴

晚饭是酱焖鲫鱼、虎皮嘎牙子汤、蒜烧鲇鱼。我们一边吃,一边回顾此行遇到的这些奇形怪状的鱼。

风依然刮,云遮住了晚霞的光辉,星斗也都躲藏起来,天幕黑如锅底,不时有闪电划过,大有暴雨将至之势。难道是台风的序幕和前奏曲?

一条大红尾

饭后,我们做了紧急分工。小曹要负责开车,收竿早些睡。

我去林中寻几棵高大杈多的树木,以备洪水暴涨时应急。

老蓝收拾好所有备品,为撤退做好准备。

又捡了一大堆柴火后,我和小曹睡觉了,老蓝值夜,独守八根海竿。

野山丁子

风大浪高,铃声乱响,小鱼咬钩很难判断。

他百无聊赖,习惯性地摸了摸衣袋,可是为了健康,他已戒烟一年了。

嘴里总觉得缺点啥,有了!

树丛中有几棵山丁子的树,结满了透红的果子。他采满了衣袋,坐在草堆上,掏出两个轻轻一咬,酸得他牙都倒了,这可真是防瞌睡的好办法。

晚上10点,风力减弱,老蓝先后钓了四五条鲇鱼。

他坚信,午夜风停必上大鱼。

他还不时用大灯扫视营地周围,提防有野兽闯入。

我的鱼获

我躺下就睡了,并做了个奇怪的梦:我站在河中,水中到处是奇形怪状的鱼,有圆的,有方的,还有三角的,根本叫不出名字。

我拼命地往岸上跑,却抬不动腿,累得我浑身大汗。

突然,一条巨大的,足有1米多长的独眼三角形鱼直奔我撞了过来,撞得我胸口好疼,大叫一声后惊醒。

原来是小曹的一条腿架在我的腿上,一条胳膊压在我胸口上。

我看了一眼手机,凌晨2点多。我隐约听到帐外呼啸的风声还夹杂着老蓝的呼喊。

拉开帐篷一看,果然是他在呼喊。他在下风头,我们睡在帐篷里根本听不见。

我拍了一把小曹,套上靴子,打开头灯,钻出帐篷,紧忙跑过去。

老蓝的身子正大幅后仰,一脚蹬着树根,双手抱着竿子,铃铛掉了,线轮也快冒烟了。我上前一手拉住竿子,一手扶住老蓝。他一通埋怨:"喊了半天,才听到啊!"

"风太大,睡得死啊!"我解释着,并抱住他的腰,让他缓缓力气。这样又僵持了五分钟,200米的线要清杯了,大鱼才停下来。

老蓝开始奋力收线,我用头灯往河口处照,看上去像鳡鱼

大小不一的鲫鱼

"不是鳡鱼,好像是怀头,把竿子都拽倒了,差点把我拽下去。"老蓝喘着粗气说。

又收了30多米线,大鱼重新发力,向深水扎去。我俩拼命撑着竿子,线轮嗞嗞出线。

小曹这时也赶来了,他放下大灯,迅速把临近的几根海竿都摇了上来,防止混线。

大鱼又跑了20多米后停下,老蓝再度奋力摇轮。

小曹给他擦了把脸上的汗,用远光灯在江面寻找大鱼的踪影,又收了30米线之后,大家根据线的方位判断大鱼已经接近河口。

狗鱼与鲫鱼

我暗暗高兴,进到河里就好办了。可老蓝却突然感到力道减轻了,大鱼真的进河了。

小曹用大灯照着走线的方位,把河面照得如同白昼一般。老蓝继续收线,大鱼依然没露面。

突然,就听轰隆一声,一条大鱼蹿出水面,在灯光下金光闪闪。

大怀头!1米多长,头若足球,腰有小盆粗,估计有40多斤!

又是扑通一声,它摇头摆尾砸向河中,砸得河水四溅,波浪四处扩散。

我和老蓝同时摔个仰巴叉,躺在河岸上,一声叹息。大怀头跑了,一切归于平静……

那无比懊恼心情的滋味,想必所有野钓者都能感同身受。

老蓝干脆躺在地上不起来了,扔掉手中的竿子,直拍脑门。

三人的各种鱼获

我爬起来收了线,一把钩断了,一把钩的子线断了。这说明两把钩同时钓住了大怀头。

折钩断线是垂钓者常做的噩梦,我和小曹劝慰老蓝,把他拉起来,又是擦汗又是递水。

他叹了口气说:"可累死我了!"一仰脖喝了大半瓶水。

风不知什么时候停的。

俗话说,风在雨前头,屁在屎前头,我提议这就收竿,下雨前要赶到公路上。

此时已是凌晨4点多,大家分头收拾行装。

我去收那四把海竿,连续收了三把都有鱼——两条牛尾巴,一条鲇鱼。

奇怪的是,鱼铃都没响,这说明鱼吃食后隐匿不动,这是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征兆。

最后一把竿子的线松了,我摇了十来圈,竿子突然弯了,有鱼。

我奋力摇轮,力度不小,好像鲇鱼,估计在2斤以上。把鱼摇到岸边,往上一挑,好长的一条,有70厘米长,漂亮的金色牛尾巴。

我把它扔在草堆上,摘下钩拎过去向他们俩炫耀:"看看咱的收竿鱼。"

小曹说:"沾了那么多草沫子,快去洗洗,好拍个照片。"

"就这么照吧,别洗跑了。"老蓝说。

赶在台风前返程

天已大亮,我们背上行装,拎着鱼获,艰难跋涉近一小时。

一路上,我总忘不了那些奇形怪状的鱼。到底是环境污染引起基因变异所致,还是生存环境凶险遭遇伤害造成的?

不得而知,而我们人类又应该怎样帮助它们?值得思索,亟待解决。

我们装完车时,豆大的雨点铺天盖地而来。我们成功赶在第二个台风到来之前,踏上了归程。